井冈山博物馆的朱德扁担非原物题字却是同一人此人后来投敌


来源:竞技宝app官网入口下载
发布时间:2025-08-01 22:58:06

  《朱德的扁担》这篇小学课文叙述了朱德在井冈山挑粮的故事,至今广为流传。这段前史在井冈山茨坪的革新博物馆得到了保存,其间展现着一根扁担,一端写着“朱德扁担”,另一端则注明“不要乱拿”。但是,这根扁担并非井冈山时期的原物。从1928年冬天起,朱德为了打破敌人封闭,带领红4军主力前往赣南、闽西一带执行任务,自那时起,他便再未回到井冈山,而那根扁担也早已不知所踪。

  1985年,为了留念这一前史瞬间,井冈山革新博物馆特别购买了一根与原物如出一辙的扁担,并派人前往广西桂林市,找到当地的政协委员范树德,请他亲身书写了“朱德扁担,禁绝乱拿”这八个字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些字正是井冈山时期朱德扁担上的原文。其时,范树德担任红4军军需处长,而朱德则是该军的军长,则担任党代表。

  1928年4月28日,朱德带领南昌起义后幸存的部队成功抵达井冈山,并与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,成功会集。与此一起,8000名农人军也参加其间,使赤军的力气敏捷扩充到13000人,革新实力得到了逐步增强。但是,后勤补给本就绰绰有余,在部队强大的一起,粮草运送更为困难。为了支援前线,后勤部门不得不从宁冈、永新等周边县城调拨粮食,这一往复的间隔超越100里。

  为了处理粮食运送的困难,红4军发动了挑粮上山的活动。尽管山路高低险恶,仍然有许多指战员活跃报名去参加了。朱德军长也自动要求下山挑粮,他找到时任军需处长的范树德,表明:“你为我预备一根扁担吧。”所以,范树德去村里用一个铜圆向老乡买来一根毛竹,削成两根扁担。范用一根,而另一根便送给了朱德,他还亲手在扁担上写下了“朱德扁担禁绝乱拿”这八个字。

  但是,在艰苦的岁月中,范树德并未能与、朱德等人一起坚持到最后。1934年10月,在第五次反“围歼”失利后,中心赤军被逼开端长征。范树德作为中心供应部长,被留了下来,担任组织湘粤赣游击队持续作战。1935年4月,范树德在汝城一带进行游击战时,不幸受伤并被敌军俘虏。

  投靠后,范树德依托自己在黄埔军校的布景,很快取得了升职的时机。1935年11月,他屈服,凭仗黄埔四期毕业生的身份,被任命为武昌行营总务处的少校。解放战争期间,范树德升任少将,并随黄埔军校的教师刘峙在郑州绥靖公署任职。1948年,政权阑珊,范树德辞去职务并来到风景如画的桂林,开端做起了小商贩。

  1954年4月15日,范树德在桂林被认出并被拘捕。随后,他在开封和西安的监狱中度过了一段时间。1975年3月19日,范树德在西安战犯管理所取得特赦,并被组织为桂林市政协的成员,参加文史撰写作业。几年后,范树德看到了关于朱德扁担的记载,作为亲历者,他对这些故事进行了补偿。得知此过后,井冈山博物馆特意前往桂林找到他,约请他从头题字。

  尽管如此,范树德再一次题写时使用了简体字,而井冈山时期的朱德扁担明显应该是用繁体字书写的。当博物馆作业人员发现这一点时,匆促派人前去桂林,请范树德从头书写。但是,范树德此刻已逝世,未能补偿这一惋惜,成为前史中的一大缺憾。